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Solaris

關機相關指令

init 0     --OK mode

init 5     --關機

init 6     --重新開機


網路

vi /etc/hosts          --修改 IP

::1     localhost
127.0.0.1       localhost      
192.168.1.1     dns-backup      loghost

vi /etc/netmasks          --修改 mask

192.168.1.0      255.255.255.0

grep network /etc/path_to_inst          --查網卡名稱

ifconfig -a     --

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Juniper Firewall - ISG-1000、SSG-550

 指令

 get config | include 3389          //顯示設定,並只顯示有關鍵字 "3389" 的設定

 Juniper-6350


set routing-options static route 192.168.5.74/32 discard          //封鎖此 IP



Juniper-ISG1000


set interface "Inter1" mip 10.10.10.50 host 192.168.10.100 netmask 255.255.255.255 vr "trust-vr"          //設定內部 IP 轉址

set address "Untrust" "_1.1.1.15/32" 1.1.1.15 255.255.255.255 "測試用"          //設定外部要連進來的 IP

set service "TCP_80&443" protocol tcp src-port 0-65535 dst-port 80-80          //設定 port

set service "TCP_80&443" + tcp src-port 0-65535 dst-port 443-443          //在同樣名字裡附加其他 port

set policy id  from "Untrust" to "Trust"  "_1.1.1.15/32" "MIP(61.60.127.179)" "TCP_80&443" permit log          //設定 police 允許從外部 IP 連線並經由 MIP 轉址進到內部 Server




Ins5 SSG-550 新增IP


set address "Untrust" "_192.168.5.58/32" 192.168.5.58 255.255.255.255


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WAF 網路應用程式防火牆

WAF 網路應用程式防火牆

http://www.amxecure.com/index.php/zh/securecontrol/476-securespherewaf

http://www.informationsecurity.com.tw/article/article_detail.aspx?aid=7276

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1826-waf-web-host-bridge-is-falling-down

作個記錄

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

Cisco 中文操作手冊

從別人那裏 A 來的隨機器附送的 Cisco中文操作手冊,非常薄的一本,只有簡單的內容

基本設定 :

使用 console port 登入設備 :

一條 USB 轉 RS-232 ( 公頭 ) ( 現在 NB 大多取消了 console port ),一條 RJ-45 轉 console port ( 母頭 ) ( 有些較新的機器 console port 改成使用 RJ-45 的接頭,購買時都會附上一條 RJ-45 轉 console 的轉接線 )。

軟體 :

Windows XP : 內建超級終端機

Windows Vista、7、8 : 建議使用 puttyTeraterm。( 個人是使用 SecureCRTXshell4,可以自動記錄文字成 txt 檔 )


連線設定

Baud rate : 9600
Date : 8 bit
Parity : none
Stop : 1 bit

連線後會要輸入帳號密碼,預設值是 帳號 : admin 密碼 : (無),Web : 帳號 : (無) 密碼 : cisco

連線成功後會進入使用者模式 ( Switch> ),輸入 : enable 後會進入特權模式 ( Switch# ),再輸入 : configure terminal 會進入配置模式 ( Switch(config)# )。


清除所有設定

switch# write erase ( 清除 startup configuration , 執行後 startup configuration回復出廠值 )


建立 VLAN

建立 vlan 2 並命名為 line2

switch# conf t
switch(config)# vlan2
switch(config-vlan)# name line2
switch(config-vlan)# exit

switch# show vlan brief

將 Fa0/1 及 Fa0/2 加入 vlan2 ,並將 Fa0/19 - 24 設定為 Trunk port ( 802.1Q )

switch# conf t
switch(config)#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/1-2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swithport access vlan2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switch mode access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exit

switch(config)#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/19-24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swit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switch mode trunk
switch(config-if-range)# exit

switch# show vlan brief


啟動 L3 Switch 繞送服務

在未設定的情況下,各 vlan 是無法互通的,必須要輸入指令才能像 Router 一樣在不同 vlan 及網段中繞送封包

switch(config)# ip routing


設定 時間、NTP ( 網路時間設定 )

時間 :
switch# clock set 16:10:40 23 September 2013

時區 :
switch(config)# clock timezone TW +8

指定 debug 檔及 log 檔加上時間標記
switch(config)#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localtime
switch(config)#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localtime

檢視 :
switch# show clock

NTP :
switch(config)# ntp int0     ---     設定 NTP 來源介面為 int0

switch(config)# ntp server 10.10.10.10   ---   連線到外部的NTP Server 自動更新時間 ( 可設定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多台 )

switch(config)# ntp peer 192.168.0.5   ---   設定內部網路的 IP 位置,當有其他設備已經連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TP Server 時,可以用這指令跟那台設備同步時間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指令可以同時設定多個。


檢視 :
switch# show ntp status
switch# show ntp peer
switch# show ntp associations



這薄薄一本幾乎都是教用快速設定或設定精靈........